(相关资料图)
“谢谢邻居们,有了药,我的心放下一半了。“12月20日,家住延吉市云大小区居民吴女士取到邻居赠送的药品,激动地在社区网格群里向赠药的居民道谢。
近日,吴女士家中两个孩子轮番出现发热症状,家里准备的药不够用,药店又买不到药,可急坏了吴女士一家。无奈之下,她尝试在社区网格群里求助:“谁家有孩子吃的布洛芬混悬液,可以分一些吗,实在没有办法了。”
“我这有,来取吧,到楼下打电话,我从窗户给你扔下去。”求助消息刚发出几秒钟,就得到了邻居的快速回复。“还需要吗,我家也有。”随后,又有几名居民在网格群里发来赠药的消息。
“孩子已经退烧了,再次谢谢大家。”当天下午,吴女士的孩子在服用退烧药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她在向邻居表达感谢的同时,不忘嘱咐大家,做好自我防护。
吴女士的经历,是连日来延吉市居民暖心互助的一个缩影。类似的暖心场景在延吉市各社区的网格微信群里时时发生。“孩子发烧别着急,我家有多余的药品。”“我家多囤了几支体温计,有需要的到门口拿,免费的。”你一言我一语,拉近了邻居们的心理距离,也让平时安静的网格群变得热闹起来,社区网格群变成互助群,居民们变成了“一家人”。
近期,一些居民接连出现发热、咳嗽等情况居家治疗,但家里的退烧药、咳嗽药、体温计、抗原试剂等必备医药用品十分紧缺。不少居民群、网格群变身“互助群”,大家互相鼓励分享健康知识,共享物资解决用药需求,嘘寒问暖关怀独居老人……群内每天的互动交流,串联起浓浓的邻里情,为“远亲不如近邻”标记出新的更加温暖的注解。
记者手记:
邻里互助、药品共享、线上互动,居民之间相互自行“配对”,解决了很多棘手的难题,也进一步丰富了邻里互助的内涵,打造起鲜活的邻里互助范本,吸引影响着更多人加入到邻里守望的大家庭中。
病毒虽然拉远了人们的交往距离,但却没有隔绝温暖。一句“我有”胜过千言万语,一句“我可以帮忙”就是最有力的支撑,邻里间的爱心传递、守望相助,成为冬日最温暖的风景。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黄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