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延边摄影爱好者金日宪拨打了本报新闻热线2900119。他表示,自己在龙井市海兰江拍到了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水獭,极为罕见。
水獭:我要开始“卖萌”了
1月31日,龙井市海兰江附近的居民告诉金日宪,在河边看到了类似水獭的小动物,这让金日宪十分好奇。“我在延边生活了这么久,也没在境内见过水獭,能是真的吗?”带着怀疑和期待,当日7时,金日宪带着摄影设备来到了海兰江,并在江中间开化的冰面上拍到了水獭的身影。小家伙忽而在冰上翻滚,忽而用爪子擦擦脸;忽而又钻到水里捕鱼、忽而又钻出水面吃鱼,非常可爱。拍摄期间,小水獭看到远处的镜头,就呲起了小牙,看起来又凶又萌,但看到拍摄者没有恶意,便又自顾自地玩耍了起来,金日宪赶紧抓拍了下来。
(相关资料图)
拍摄者:弥补了多年遗憾
“拍摄了这组照片,也算圆了我多年的遗憾。”金日宪告诉记者,多年前,他在长白山遇到过水獭,但水獭一直躲在水中,迟迟不肯“露面”,金日宪只是拍到了一个小头,当时觉得非常可惜,也是因为这样,金日宪听说龙井有水獭时,心情十分激动。为了拍摄这只水獭,他一直在海兰江附近待了2个多小时。因为水獭喜欢钻入水中,一旦进去了,就不知道从哪儿露出水面,这时,他就会向周围散步的居民询问,直到再次找到。
金日宪表示,周边居民提到过,最近露面的水獭应该是3只,其中2只体型较大,1只体型较小,金日宪拍到的是较小的那只。虽然没拍到另两只,但金日宪也非常满足。
水獭:我是实打实的“延边人”
记者咨询了龙井市委党史研究室二级主任科员马剑锋和延边州地方志办工作人员邹兆辰,根据《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志(1714—1988)》和《龙井市志》(1986—2002)中记载,1975年龙井县八道林区有水獭10只,水獭曾在延边出现过,并广泛分布于头道白河、二道白河、三道白河等河流或其支流、湖泊中。在汪清辖区内,还发现过全身皆白的水獭。
州农业农村局渔政科科长郑延文告诉记者,水獭喜欢在鱼多、人迹罕至的地方筑巢,一旦发现人类,很快离开。近几年,还是发现过水獭在延边活动的踪迹,但是被拍到的比较少。至于水獭一家能否留下,郑延文表示,虽然龙井市海兰江生态环境不错,但随着冰河融化,洞穴易被发现,胆小的水獭一家有可能转移到更隐秘的地方。
龙井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今后,该局将进一步做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加强对辖区内的河流巡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捕捞等违法行为,维护水生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同时,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提升人民群众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与全市人民携手共同保护水生动物资源。
延边晨报全媒体记者 徐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