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全球热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情况汇报_矛盾

2023-03-07 04:10:42 来源:互联网

1、语出《韩非子 难一》。

2、原文: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之。


【资料图】

3、”以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4、”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5、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6、白话翻译: 有个卖盾和矛的楚国人,夸他的盾说:“我的盾坚固得没有一个东西刺得破啊。

7、”又夸他的矛说:“我的矛锋利得没有一个东西刺不破啊。

8、”有人说:“用您的矛来刺您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可就回答不出来啦。

9、刺不破的盾和什么东西都刺得破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0、事物自身所包含的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

11、矛盾一词在汉语中最早见于《韩非子》 ,指逻辑上的不一致。

12、“ 矛盾”一词拉丁语的contradictio ,也指逻辑上的不一致。

13、在古代哲学中,矛盾概念已包含有对立面的统一的思想。

14、黑格尔在其唯心主义哲学中明确提出矛盾即对立统一。

15、马克思主义吸取了黑格尔的合理思想,系统提出了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把矛盾规定为反映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16、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矛盾统一体而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7、辩证法的矛盾范畴不同于逻辑矛盾,它是指事物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本性及其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而逻辑矛盾则是由于违反了形式逻辑的规则而出现的逻辑错误,是思维混乱的表现。

18、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

19、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0、所谓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互相斗争。

21、所谓统一是指如下两种情形: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22、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还必须注意:首先,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其次,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既指事物内部存在的这种关系,也指事物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

23、再次,不能把哲学上讲辩证矛盾同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24、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

25、学习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对于我们科学地看问题、办事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其次,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26、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任何事物都有两点,而不是一点,那么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对矛盾作全面的分析。

27、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即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28、 矛盾是客观与主观的对立统一,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中,也包括主观思想,矛盾只有被人的主观思想所认识,矛盾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以上就是【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情况汇报,矛盾】相关内容。

标签: 对立统一 逻辑矛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