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郭伟贤:专为高铁大列换枕的“探路者”

2023-04-18 11:05:15 来源:中工网

凌晨3点,离施工结束还有1个多小时,天空突降大雨。广州大机段大修列车车间大列机械工队副队长郭伟贤和工友们没有着急避雨,而是穿好雨衣、雨鞋,继续有条不紊地干着手里的活。

这是广州大机段大列机械工队进行贵广高铁大列换枕项目的最后一个天窗。大列是指P95大修列车,是大型养路机械中最复杂的设备之一。大列全长90米,作业时有18个号位,需31名施工人员共同参与。

贵广高铁大列换枕施工作为贵广高铁提质改造工程的重点项目,是国铁集团服务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全路高铁机械化换枕的首次运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郭伟贤正在现场检查 单位供图

“今晚大家伙格外兴奋,因为这次天窗结束后,我们就提前完成整个换枕任务。”郭伟贤说。

原来,从去年11月起,郭伟贤和工友们就进入了紧张的工作状态。他们晚上9点出车检查,夜里11点开始六七个小时的天窗作业。常常忙到早上8点,才能躺下休息。

郭伟贤戴着黑框眼镜,让他看上去颇有几分学生模样,但当他在繁忙的工地上指挥若定时,又让他显得十分沉稳和干练。他从2008年开始从事大列换枕施工,负责龙口开挖这道关键工序,有着累计超过900次的施工组织经验,运用P95大修列车曾创下了多个优异成绩:南昆线单日换枕1200米最高纪录、全路最小半径(346米)换枕纪录等。

令队里印象最深的是去年3月7日凌晨2点,P95大修列车因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发动机突发故障,无法作业,是大列投入使用9年来第一次发生的重点故障。郭伟贤临危不乱,立即组织将输送带上的新旧枕木退回,让各操作系统归位。

凌晨5点,设备回到检修基地后,他钻到发动机室里处理故障。狭小密闭的机室内温度达34℃,他的衣服湿透了。下午4点,旧发动机拆卸完毕,新发动机开始安装。吊机将发动机吊到大概位置后,需要人力进行精细调整,确保法兰盘位置正确。“往我这边来5厘米。”郭伟贤从缝隙里观察法兰盘对位情况,指挥外面的工友将发动机安装到位。晚上9点,经过19个小时的抢修处理,更换的发动机点火运行成功。晚上九点半,大列重新挂运“出征”。他来不及休息,又投入到换枕作业中。

“多年的朝夕相伴,我对这台大列已了如指掌。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我心里还是有底的。”回忆这次经历时,郭伟贤的言语间透着得意的意味。

最终,在全队的共同努力下,贵广高铁大列换枕创下最高日进度1300米新纪录,提前完成肇庆东至三水南区段上下行41.6公里、近7万根枕木的更换任务。

(来源:南方工报 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彭新启 通讯员郭盛宇 张志强 方杰)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