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编者按“家有读书郎,全家跟着忙。”考生为梦想而战,高考所牵动的,不只是考生个人,而是一个家庭。有这么一位妈妈,半年前甘当新“孟母”,搬离自家豪宅,去住出租房,守护、陪伴走读孩子,一起迎接高考。今起,本报特邀这位妈妈推出《新“孟母”陪考记》专栏,以飨读者。
这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我是高三陪读家长,女儿王艺馨 (化名)就读于市区一中学,选科物理、地理和技术。最近几次温州模拟考中考得最好的一次是段200名。初夏,女儿即将完成一次18岁的心灵蜕变—— 高考。
高中的学习是一个繁杂的过程,比 初中所学知识覆盖面广,难度大,随着高考的脚步渐渐逼近,女儿找到了她的乐趣,在她看来一味地投入时间和精 力,漫无目地大量做练习题,是难以取 得更好成绩的。其中,学好地理就需要用心体悟,梳理知识、归纳题型、反思错因等,这些都是重要的环节。
我经常听到别人对女儿的评价:开朗、自信,懂得跟别人相处,脸上都是浅 浅的笑容。但高二下学期女儿还是出 现了焦虑的症状,起因是数学成了她拖 后腿的科目,每次考试都会拉低名次,以至于经常晚上在想白天的难题没有睡好,以至于给自己添加了无形的压力。我们很快做了调整,向学校申请改 校内住宿为走读,对她的期望也放低了 些,同时也便于家长了解学生的身心变化。
临近考试,爷爷奶奶爸爸“烧饭做 菜”总动员,给孩子补充好所需的营养,我主要负责为女儿做好心理疏导,多关心她的内心想法,告诉她尽力就行,不要去过度关注自己的分数,先给她解除 心理包袱,与此同时,全面了解强基计 划、三位一体、高水平综合评价等报考 条件,做好多元升学的抉择,让她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全家都在一起战斗。
学校好的学习氛围对孩子在关键 时刻也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近一个月来,学校教学楼里书声琅琅,课间同 学们激烈讨论题目,广场上球类活动异彩纷呈,全体学科老师辅导答疑,耐心陪伴助力高考,复习资料学校钉钉内部群里可以很方便地使用,这让他们更愿意学习,更有利于提高效率。之前一直担心进入冲刺阶段的女儿会因为学习紧张,压力增大,思虑过多过重,没想到这一年很顺利。
用女儿的话说:挺住就是胜利。现在的她晚自修结束后她会酌情“加餐”弥补弱科,做到准点睡觉,保证上课不 困……良好的学习状态让她以137分顺利完成高考英语首考。
“我回来了!”每天晚上笑盈盈的女 儿,总会绘声绘色地描述在学校发生的趣事,这几天也和平常一样,听到她的絮絮叨叨,我心中却是满满的温馨幸福。
温州晚报作者张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