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凤冈县大石村:以“头雁”之智 引领乡村产业发展

2023-08-04 19:04:36 来源:天眼新闻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凤冈县绥阳镇大石村立足当地资源,采取“党支部+家庭农场+农户”的模式,充分调动乡贤人才作用,以“头雁”之智,大力发展肉牛、蚕桑等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近日,在位于大石村平阳组的凤冈县康乾养殖场里,工人们正忙着铡草、清扫圈舍等,大家各司其职,忙得不亦乐乎。该养殖场自2019年成立以来,不仅为该村脱贫户提供了就业岗位,让他们有活干、有事做、有钱赚,还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使其改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信心。

“我一个人带了一个儿子读高中,康树波请我来喂牛砍草,一百元一天,很感谢他给我提供工作。”绥阳镇大石村平阳组村民练启桃说。


(相关资料图)

练启桃口中的康树波就是凤冈县康乾养殖场的负责人,之前一直在县城经营超市,2019年在肉牛发展政策的号召下,康树波选择回乡创业,踏入了肉牛殖场行业。刚开始他喂养20头肉牛,经过4年多的摸索,康树波从最初不懂饲料搭配、疫病防治、品种选择的养殖“门外汉”变成了科学饲养的“牛管家”。

“我2019年回乡创业养牛,养了20来头牛,觉得这个行业还行,就带动周边群众6户养牛。我今年养了53头牛,预计出栏10头牛,除去成本大约赚10万元。准备今年发展到80头,把这个牛场养满。”康树波说。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康树波在养牛的这条道路他没有忘记身边的村民。在闲暇时间,他经常与养殖户探讨饲养技术,交流养殖心得、分享养殖经验,指导大家科学养牛,共同增收致富。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如今,大石村肉牛养殖户逐步增加,养殖数量达500余头。

“这几年在康树波的指导下养了十多头牛,他指导我们怎么喂养、怎么驱虫,在他的带动下,学会了很多。”绥阳镇大石村村民欧光丽说,,通过养牛,如今,自家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头雁领航群雁随,人才振兴产业兴。近年来,像康树波一样的致富能人不断在大石村涌现,持续赋能乡村振兴。今年45岁的安烈就是其中之一。2020年,在蚕桑发展政策的鼓励下,安烈投入12万元在大石村龙田组承包40余亩地种植桑树,建设了7900多平方米的桑蚕养殖和结茧大棚。

“2020年政府发展蚕桑的时候,我主动栽了41亩,当时觉得这个可以,第二年我又栽了30亩,去年我就赚了6万多,今年等五批次蚕喂完,除去成本估计有10万元,所以说我计划在明年继续扩大蚕桑面积,扩大蚕房面积。”绥阳镇大石村蚕桑种植大户安烈说,在追求发展的同时,自己也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了养蚕的行业中。

近年来,大石村着力优化环境,聚焦人才振兴、产业振兴,通过政策引导、服务对接、乡情感召等方式,鼓励乡贤能人、青年群体等“鸿雁人才”回故乡、建家乡,以人才回乡带动资金回流、信息回传、技术回哺,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通过致富带头人带动散户的方式,充分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让他们投入到产业的发展中,目前我村种植蚕桑面积300余亩,肉牛养殖户约40户。下一步,我们村将不断探索新型农业发展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继续扩大种养殖规模。”绥阳镇大石村镇派第一书记安正山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传娟

编辑 刘绍波

二审 刘悦

三审 赵勇军

标签:

上一篇:生意社:预计短期内焦炭市场将保持暂稳运行为主
下一篇:最后一页